總須令心澄然不動·
念佛時,
要讓每一句佛號都發之於心,
出之於口,入之於耳,
而聲聲佛號都還之於心,
每一天都如此用,
每一月都如此用功·
每一年也都如此用功
令佛號綿密密而心無間雜
無有空隙
不令一絲一毫雜念滲入
一直念到心念漸漸純一
令心不離佛,
佛不離心
日久功深之際
自然能夠成就一心不亂
稱名念佛、
觀像念佛、
唯心念佛、
實相念佛
這四種念佛方法中,
稱名念佛的對象是名號,
名是文字或語言,
它所稱念的是內在或外在的聲音·
觀像的像,是圖像或影像,
對象是比較具體的佛像。
觀想念佛則主要靠內心的影像·
實相念佛是令你體悟到你和一切眾生、
三世一切諸佛皆平等,
這是念佛三昧的最終目標。
這四種念佛方法的下手處雖然不同,
不過目標一致。
有人從稱名下手,
有時轉换到觀像或觀想,
再到達實相;
有人直接從稱名到實相⋯
有的人則直接從觀像或觀想再到達實相
在四種念佛方法中,
稱名念佛最為簡易方便,
但所證卻是諸佛的甚深實相境界⋯
而且以信願心持名念佛名,
可以往生西方淨土而位登不退
此外·在我們遇到苦惱
遭逢災難之際,
尚可以透過念佛除苦、消災免難;
而且諸佛聖號尚有消除罪障的功能,
令末法眾生依之得以度脫苦海
至於稱名念佛的要領
主要是至誠懇切
如此自能攝心專注;
只要長久精進用功,
必能成就一心不亂
稱名念佛的進步階程
(一)
不但有嚴重的散亂及昏沈,
還心中不滿意,有苦惱,
胡亂起人我是非的煩惱。
(二)
仍舊不斷地打妄想、昏沈,
心中雖然不苦惱,
但是鎮日悠悠蕩蕩,
心不在焉地混日子過,
如此念佛只能種個遠因,
今生不了生死。
(三)
散亂和昏沈稍稍調伏。
在高聲念佛、仔細聽佛號之下,
可以有一支香或是半支香感覺心中很痛快;
狀况較好者,
可以有一天、二天,
能夠保持越久越好,
如此念佛,只要不退念佛心,
往生有一點點希望。
平日感覺妄想起,
趕緊提起佛號,
佛號一起,
妄想自息;
這樣久久用功,
開始攝心以後,
就可以稍具定力,
不容易被別的事情擾亂靜心。
另外,
生活中也得放下對財色名食睡的貪著,
能夠少欲知足,
內心就可以輕易地起佛號
念佛達此境地時,
自然具有戒相,
身口意自然不掉散。
身不喜遊蕩,
口不喜閒雜話,
意不亂打妄想;
要轉凡成聖,
此階段即可轉變。
此時,
個性及氣質會慢慢改變,
聲音會變得和藹、慈悲,
容貌會變得慈祥,
眼神和平而澄清,
(四)
念佛念到身心輕安,
身上一點負擔也沒有,
心中也沒有一絲煩惱,
感覺非常地輕鬆,
非常地安樂。
這種身心的輕安或者是一刹那、片刻,
或是半支香、一支香;
如果好的人感覺時間長一點,
這種人可能少。
輕安代表具有堪忍力,
身體可以沒有負擔的做事
內心可以沒有煩惱的想事情。
平時不喜歡多講話,
也不喜歡與人諍競,
不好遊蕩,
總喜歡自己清淨地念佛;
念佛達此境地,
對名利自然會看得很淡泊。
此處的用功情形是:
時时刻刻提高警覺,
注意心中有無煩惱,
有煩惱趕繁放下
起妄想時,不管它,
唯念一句阿彌陀佛。
作意念佛是抵擋煩惱,
於此的不念作意則是放下煩惱;
放得下煩惱要有足夠的堪忍力。
修行至此,
已經很上軌道了!
慢慢會開發定力和慧力,
能不知不覺地深入佛理
而且能夠對經文觸類旁通,
慧解力增加
(五)
念佛念得心清似水,
明似鏡
這種人恐怕很難找到,
此境地已近似念佛三昧。
前二者的層次是作意,
但作意久了會累,
此則是保持平日的清明,
前四者皆無放下,不滿意,不在意,痛快,輕安等,
皆是心中有痕跡;
於此則能放得下事情
能雖行布施,
而心中沒有跡象
此境地的心和鏡子一樣,
所對的境界是讚是謗,
鏡子都照得出來,
但是境界一消失之後,
鏡子裡倒不留一點影像
依然清清淨淨。
一心不亂的情形
就好比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
雖一塵不染,而房間亮得很,
亮若電燈
雖是光亮照得毫髮畢現,
可是一點東西也沒有
攝心念佛久了,
心境會近乎平等,
也知道誰是親家,誰是怨家,
但是對親家沒有愛染心,
對怨家沒有惱恨心
總以平等心看待,
這時候雖然分別善知識及惡知識
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
不會再有敵視之心,
也不會有戀著之心。
再用功久了,
看到絕世美女,
其心也是淡淡然。
心要是漸漸平等,
首先會心地清淨,
不隨境起憎愛心造業
再則,
平等心念佛久了,
對親家雖無愛染心
而存有度化之心;
對敵人可以心無怨恨
而存有度化之心。
就念佛的用功而言,
念佛心中,萬相俱寂,
可是念佛心一覺常照;
心裡頭空空洞洞,
一物皆無,
可是覺察力極強,
對周遭的事物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要得此念佛實益,
絕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到達此地步,
必須久久用功才行,
心境可以沒有什麽高起或低落,
身口意自然會不造惡業;
這才是念佛真正用功之處。
(六)
念佛心如同太虛空一樣,
任何什麽樣天大的傷害都能夠包容,
任何什麼樣欲樂的誘惑也不能污染,
這種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佛心,
是念佛人求證的境界。
從修而言,
是什麽都能包容,
而什麽都不能染污;
若從解而言
則是二諦融通三味印,
亦即三昧所證是二諦融通。